例如,盈峰环境、中再资环、普邦园林、中电环保等上市企业在不断加大环保领域的布局。
李明远:立即制定整改方案,对企业排污加强监管,对社会污染源,我们会制定责任管理清单,不留死角,做到问题整改全覆盖。环境保护部昨天晚间通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11月2日起,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重污染过程,最大影响面积分别达到63万和38万平方公里。
环保部此前也通报了迁安宝利源炼焦有限公司超标排放,篡改监测数据,目前当地环保局对其开出共计84万元的罚单,有关负责人已被依法行政拘留。田为勇:在应急响应当中,部分政府实际上是行动不力的,我们已经责成河北省环保厅,还有相关城市的政府,再进一步的调查,依法严肃处理,要求他们尽快落实整改的要求。应急减排限产名单中 竟然有停产数月的企业多个城市启动了重污染天气预警,对部分企业实施停产限产,严格控制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渭南市市长李明远说:对存在的问题,将立即追责。严重超标、数据造假要追究刑事责任环保部环监局局长田为勇表示,环保部将继续关注重点地区的重污染天气应对问题。
渭南、阳泉两市市长表态:要立即反思深刻检讨约谈现场,两市市长表态立即反思、深刻检讨。空气、水环境恶化明显 两市市长被约谈环保部还通报,今年1到9月,山西阳泉、陕西渭南两地空气质量和水环境恶化明显。山谷城市建筑、街道尽量与山谷风方向平行等。
京津冀地区秋季地表热力较强,存在海风和陆风的转换。不同季节的热力条件和天气背景强迫对边界层过程及空气质量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地理环境、天气条件、污染源分布作用,正是导致京津冀地区秋冬季严重雾霾天气频发的原因。所以,雾天一般日出后不久即散去,不会全天存在。
例如,沿海或沿湖城市建筑、街道尽量与海岸线垂直,避免与海岸线平行。今年正式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试点专项,这也是接下来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
从事大气边界层物理、陆气相互作用、区域与全球变化研究和教学工作。这是因为雾天相对湿度大,受天气变化影响比较大,太阳一出来,地表增温,蒸散迅速加大,或遇到较干燥空气,雾很容易散去。当海风发展时,有可能会将已经被迁移到海面上的污染物重新带回陆地,造成污染加剧。希望构建激光雷达和地面污染物观测网络,用来定量预报、评价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实时追踪污染物来源,提前预警重污染天气过程、解析成因机制。
二是霾污染源的解析、霾污染物成分的解析。为什么今年秋季市民会感觉雾霾来得更早?这是因为10月是京津冀地区季节转换时期,天气形势静稳,大气边界层较稳定,地表水汽比较大。近地层污染物积累,导致过早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四是严重雾霾天气的观测研究。
在缺乏有利天气条件的情况下,将形成严重雾霾天气。因为霾天气过程中,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少,相对湿度较低,霾由细小颗粒物组成,一般处于3000米以下大气中,如果大气边界层中存在逆温层,而水平方向风速很小,空气垂直和水平流动不畅时,霾将难以散去。
在京津冀地区静稳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三圈环流(由于山区与平原的热力差异、城市与郊区热力差异、海面与陆面的热力差异形成的山谷风环流、城市热岛环流、海陆风环流)的耦合效应,对京津冀地区污染物的扩散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科学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理清大气污染的演变机制,为大气污染的预报和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通过直接影响边界层的稳定度,影响气溶胶浓度(增强)。山区白天受太阳辐射,导致温度远高于同高度的平原地区,形成山谷风大气环流,污染物就会输送到山区。边界层过程与气溶胶辐射效应存在反馈机制。10月13日16时,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了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雾霾重度污染的天气和气候的反馈作用研究。您认为今年冬季京津冀地区的天气条件与以往相比有何不同?刘树华:今年10月13日~16日,京津冀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
在污染源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天气过程。我们的研究也受到政府的重视。
如果天气过程(大风)比较频繁,严重雾霾天气将较少。可通过城市规划,增加城市区域大气通风量,增强大气流动性和扩散,提高空气质量。
采用FSAM模型(FluxSourceAreaModel),以其物理机制明确、源区确定直观清晰而被广泛用于污染源通量源区研究。京津冀地区周边的东南风、西南风、南风都会把污染物送到北京来。
中国环境报:是否可以通过地理环境改变或城市规划等人为手段来破解三圈环流对雾霾产生的影响?对此,您有何建议?刘树华:在形成区域大气污染的过程中,地理环境很难人为改变,甚至是不可能的。从气象条件分析,秋季总体风力偏小,湿度偏大,地表比较稳定,不利于雾霾的扩散。晚上地表长波辐射,陆地冷却比海面快,导致陆地温度比海面低,海面空气上升而陆地空气下沉,形成陆风。三是大气污染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研究。
雾霾重污染的物理和化学成因研究。根据气象规范定义,大气的相对湿度低于80%,颗粒物的光学效应使得大气能见度低于10公里,大气呈现灰蒙蒙的视程障碍现象称作霾。
虽然京津冀地区雾霾的产生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但要根本解决还是要靠强化区域减排。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部署,科技部会同环境保护部等13个部门及北京等5个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监测预报预警技术、雾霾和光化学烟雾形成机制、污染源全过程控制技术、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空气质量改善管理支持技术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等6项重点任务科研攻关,为大气污染防治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环境报:您认为怎么才能运用当前的科学研究来更好地解决雾霾问题?刘树华:我主要是研究大气环流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以及三圈环流对京津冀地区污染物输送的作用,也就是机理问题,即形成污染大气过程的成因机制,从科学角度解释这个问题。雾霾重污染的大气边界层特征研究。
雾霾重度污染过程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研究。主持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课题、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全球变化专项项目等。而大气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即为雾。如果天气过程(大风)较少,大气比较稳定,严重雾霾天气将较多。
污染物在京津冀地区也形成了环流。另外,关于对京津冀地区雾霾成分分析的研究也很重要。
雾霾重度污染的天气和气候学成因研究。科学研究对解决雾霾问题有何帮助?■有助于理清大气污染的演变机制,为大气污染的预报和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同时,天津、河北、山东等地也出现了雾霾天气,相继发布了空气重污染预警,启动了应急响应。晚上山区冷却降温,京津冀地区由于城市热岛作用,空气比山区冷却得慢,导致温度高,气压低。